25家公募纵论A股发展底气:坚定稳增长信心 强化价值投资动力
尽管利空因素集中释放,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但公募对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底气却不曾改变。4月25日,针对当前的市场表现,《证券日报》记者连线东方红资管、上投摩根基金、中融基金、兴银基金、兴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泰信基金、鹏扬基金、中欧基金、嘉实基金、财通基金、银华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博时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华夏基金、海富通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天弘基金等25家公募基金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上述公募基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正面临着内外部短期因素扰动,但这些短期因素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步复苏趋势,尤其是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助力下,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逻辑并未改变,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动力依然存在。
经济基本面仍将展现韧性
在受访公募看来,当前A股市场疲软更多的是内外部短期因素集中释放,指数呈现短暂回调之势,但基于对未来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良好预期,A股市场长期价值仍然存在。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A股调整是多维度因素叠加后的集中释放,不是趋势性下跌。从中长期来看,在稳增长政策明确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向上趋势会一直持续。
东方红资管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秦绪文对记者表示,A股市场短期受到汇率波动和疫情反复的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下降,市场下跌幅度较大。“但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增长的大趋势并未改变,中国有能力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将很快重新回到平稳、健康增长的轨道上。”
实际上,除了短期因素集中扰动外,市场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期待。
“从中期看,国内基本面有望继续展现相对韧性。”恒生前海权益投资总监祁滕对记者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主基调并未改变,中国所处的增长与政策周期相对有利,稳增长政策空间相对充足,国内基本面依然具有十足的韧性,未来企业盈利也有望回升。
财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总监金梓才向记者表示,“在稳增长背景下,政策目标是比较明确的。同时,防疫和房地产市场在今年都可能会出现趋势性缓和。看好今年A股市场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长线投资机会。”
近期疫情反复,汇率也有所波动,市场开始担忧经济基本面是否转向。
对此,申万菱信基金权益投资总监付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上的趋势并不会因短期疫情扰动而有变化,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其中科技创新不断从实用走向前沿。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抵御外来不确定性因素的自信和能力将会更强,短期事件的冲击都将使得未来的应对更加全面、前瞻。”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李海鹏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较高增速,宏观经济整体稳中向好。从中长期来看,将迎来新一轮持续健康发展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强,通胀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汇率也将在合理区间波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并未改变。”
兴业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刘方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国经济增长仍会保持极强韧性,经济增长大概率将自三季度开始逐季走高。“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目前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经济增长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后市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
A股市场波动背景下,权益类资产估值同步下降。多家受访公募认为,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情绪化导致的非理性定价将在未来得到纠偏。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曹名长向记者表示,目前中证800标的估值处于历史很低水平,处于底部5%至10%之间的分位。而从业绩来看,今年一季度企业业绩整体处于低位,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稳增长政策发力,企业业绩将很快进入上行期,看好长期投资机会。
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胡耀文对记者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市场的估值已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估值回归蕴含投资机遇,面对市场的波动,应立足长期、冷静应对。现阶段,市场处于磨底期,中长期视角下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
在未来市场投资机会方面,多家公募认为将围绕消费和制造业领域展开。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基金经理黄潜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随着疫情缓解,餐饮、娱乐、旅游等都有望复苏。政策方面,预计各地将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动消费的复苏。在一系列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国内经济必将呈现向好态势,消费板块仍会被看好。“就当前市场而言,对于经济和疫情的担忧基本都已包含在目前的股价中,过度恐慌背景下的非理性定价将在未来获得纠偏。”
天弘高端制造混合的基金经理谷琦彬对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制造业仍是一条黄金赛道,投资者应该抓住低估值的时机,关注有望带来长期超额收益的优质个股,在细分赛道持续深耕。
中融基金和恒生前海则看好新能源板块投资机会。其表示,从估值看,目前新能源和新能源车等板块估值已经回到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同时,光伏、风电和核能等行业在国内大概率会持续增长,具备长期投资逻辑。“当估值回调至合理区间后,从长期看市场将会重新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本报记者 王 宁 昌校宇 王思文
相关阅读
-
06-25
推荐阅读
-
-
银鹏控股公司:业务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共进步|世
3月2日,银鹏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懿婷带队前往中粮集团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中粮期货公司从业多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更多
2023-03-07 17:52:41
-
-
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开
山西晚报讯(记者温丽芳通讯员张晓茹)日前,总投资约11亿元的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
-
建行阳江市分行:践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关注
2月24日,随着客户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并成功放款,标志着阳江市建行“带押过户”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鼓励推广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
-
焦点简讯:证监会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证监会网站3月6日消息,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来源:中国证更多
2023-03-07 09:57:39
-
-
美股航空股6日全线走低
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当地时间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波音跌1 49%,美国航空跌1 47%,达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
-
世界热资讯!晋钢控股集团荣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强
近日,“品牌强国(龙城)论坛”在太原举行,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强”。晋钢控股集团以218 9亿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
-
手绘报告:2023预期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
-
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张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缴纳税款和非税收入的完税凭证,标志着惠州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更多
2023-03-06 11:50:50
-
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