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时讯:在泰国陪读的妈妈们,现在怎样了
一、放轻松
泰国清迈杭东区,李莉带两个孩子租住在一栋二层别墅,房租仅 3000 元 / 月。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有三间卧室。站在二楼阳台,能看到几百米外清迈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一到周末曼谷的富人会驾车过来玩。
这是清迈最大的华人社区,方圆一公里内有两所国际学校。陪读,是一些华人家庭寄居在此的首要原因。走在社区,常能看到一个华人妈妈带着一两个孩子的组合。
(相关资料图)
图 | 社区里的高尔夫球场
李莉的女儿在一所国际学校读九年级,学费一年 10 万元。儿子上二年级,一年学费 5 万元。四年前,他们从深圳来到清迈开启留学之路。相较之下,深圳排名 TOP10 的国际学校,学费普遍在 20 万至 30 万元。
1978 年出生的李莉看上去很年轻,头发染成粉色,脸上少有倦色。在清迈全职陪读的生活,对她来说是在规律的节奏中舒适游走。
每天早上她 6:40 起床,为两个孩子做早餐。饮食习惯已经西化,食物讲究均衡搭配:鸡蛋芝士三明治、牛奶、麦片、培根,以及各类水果。
早饭后,她开车把儿子小宇送进学校。李莉从未在小宇的书包里见过任何教材、作业本、习题集,只有水壶和文具盒。老师不提倡把功课带回家。
回到家,她开始忙于家务。泰国没有太多便利的 APP,购物更多是在线下进行,李莉会驱车去商场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来回要几个小时。准备好晚饭后,下午四点半,再去兴趣班接孩子放学。
日子过得井然有序,除了忙于孩子的事务,李莉仍有自己的时间,可以约人喝咖啡、练瑜伽。
"来泰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两种,一是为孩子选择新的教育,二是为自己选择新的生活。" 李莉说。
因与西方教育接轨,学费和生活成本较低,以及靠近中国的地缘优势,泰国成为许多国内家庭带孩子留学的高性价比之选。
泰国国际学校历史悠久,从 1951 年建立至今已有 180 余所,知名国际学校每年能将 50% 以上的学生送进世界顶尖大学。相比国内国际学校动辄高达二、三十万元一年的学费,泰国国际学校的学费往往便宜一半。
在教育圈工作的崔老师,给北京国际教育圈的家庭做了分类。海淀家庭追求洋高考,对牛剑藤(牛津、剑桥、常春藤)有执念,会让孩子上顶级公立学校的国际部。顺义富人家庭,愿意一年花三四十万元,送孩子接受私立国际教育。普通中产家庭追求高性价比,选择去东南亚上国际学校。
避开国内激烈的升学竞争,直接对接国际名校,只是留学家庭在现实层面的考虑。国际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是吸引他们的内在动力。
李莉儿子在泰国从幼儿园一直念到小学,如今在 SIBS 清迈双语国际学校上二年级,班里 22 个学生,学校采用英式教学,沿用剑桥体系,教材都是通过船只从英国运来。
课堂的开放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课堂不限制吵闹,老师重视每个孩子的提问。一次 GP(全球视野)课上,老师介绍说到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小宇疑惑地问:" 怎么确定是他们发明的呢,如果有人同一年发明了飞机呢?" 老师没有急于否定他,最后没有盖棺定论,对小宇说:" 这只是一种公认的说法,你可以去探索其他可能性。"
在 SIBS,素质教育不是挂在横幅上的理念,而是需要落地践行的课程。泰国国际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平衡学术生活和课外活动,后者包括各种兴趣班、体育锻炼、科学探究以及社区服务。
小宇每年参加冬夏两期夏令营,一期长达四五周,孩子们跟老师四处安营扎寨,锤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彻底融入自然。在李莉看来,这样的教育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
图 | 老师带学生在户外上课
38 岁的白静和李莉同住一个社区。她女儿可可所在的国际学校一进门就是篮球场,每天老师站在门口迎接孩子,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How about you today?"(你今天怎么样?)跟学生说话时,老师会俯下身来。" 这里没有尊师重道之说,非要说尊重的话,反而是老师尊重孩子。" 白静说。
可可的班主任是个英国男人,个子高大,留着光头,喜欢在活动日穿艾尔莎公主裙,露出长长的腿毛,不会招来任何异样的眼光。学生从不会被题海战术淹没,学校每学期至少有 5 个课外活动,如阅读周、动物保护周、反穿衣日等。
图 | 反穿衣日老师跪着和学生拍照
在这里,紧张孩子成绩的家长,一般来自中国。时间久了,白静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一次女儿数学没考及格,白静咨询老师问题出在哪里,情绪有些激动。但在老师看来,这几乎不成问题。老师安慰白静,赞美可可各方面表现都好,不用担心,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 "Take it easy"(放轻松)。
不少泰国陪读家长在分享国际学校的优势时,都会提到全人教育。一位妈妈在博客中提到,其女儿就读的清迈 IB 学校,学生从小就被鼓励长期坚持社区服务,比如清扫校园、去孤儿院等,培养孩子奉献社会的主动意识。
在乌托邦式的教育实践下,中国家长及孩子被考试和分数裹挟的焦虑逐渐平复,在素质教育里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并体会到慢节奏生活的愉悦。
二、卷不动了
每一个出走异国的家庭,都对比过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国内公立学校激烈的升学竞争,以及僵化的应试教育,是大多数家庭选择逃离的初衷。
白静曾与女儿一起体验过一年的国内教育,最终仍然选择忍痛止损,及时从不认同的教育体系中抽身。
白静曾在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任品牌主管,两个孩子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全职妈妈。2019 年,女儿可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为了让她进入有名的深圳南山区某重点小学,白静和老公倾尽家财,花几百万买下一套学区房。
学校招生时,大力宣传创新办学的理念。白静被其小班制的创新设置吸引——一个班只招收 25 人,5 人一张桌,围成扇形,如同欧美电影里出现的场景。
等到开学,她发现预期一一落空。可可所在的班级,满满当当挤着 50 个学生,老师需要戴着小蜜蜂扩音器上课。想让孩子得到老师精细的照顾,几乎不可能。女儿的班主任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上完课要开会,开完会还得写教案,甚至还要给学校写公众号推文,一篇推文需要经过 6 个领导的审核。
全校师生从上到下都追求分数,这种压力从班主任传给学生,再进一步传给家长。一次考试前夕,女儿学习到深夜十点,最终成绩还是不如人意。班主任对考试不理想的孩子,态度凶狠。白静不忍,国庆节期间帮女儿多请了五天假,自驾带女儿去敦煌玩了一趟。
一位家长对白静的做法发表了意见, " 才上一年级,不应该请假带孩子出去玩,对其他孩子影响不好。" 白静听后很想反驳,考虑到女儿可能会因此被同学孤立,只得把火往肚子里咽。
在这座号称要创新办学的学校,白静感受到的全是规矩和束缚。两个孩子在走廊上跑步相撞,一个孩子摔掉一颗牙,学校采取的措施是禁止学生在走廊奔跑,违规者罚跑操场。运动会更像是规训的集大成,全体学生整齐划一地走方阵,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列队、踏步。" 这几乎是一种变相的惩罚手段,抹杀孩子的天性。" 白静说。
孩子说不出道理,但能表达感受。一次女儿说:" 妈妈,我不想在这里读书了,一点都不好玩。" 白静开始思索在国内上学的意义," 以为买这么贵的学区房就能上好学校,其实不是。"
更大的动摇,来自升学的压力。白静着眼的不仅仅是女儿的小学阶段,而是国内一整条升学之路的残酷," 深圳中考生压力很大。"
思来想去,白静决定规避风险," 如果你花高价买套学区房,几年后孩子没考上高中,这种落差感你能承受吗?" 第二年,她带着两个孩子飞向了清迈。
2021 年,深圳有近 10 万中考生,普通高中录取率只有 48.3%,四大名校录取率仅 4.48%。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会让学生签署《自愿放弃中考申请书》。2022 年全国报名高考总人数为 1193 万人,创造了近几年来最大增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更甚。
对许多家庭来说,不仅成绩至上的公立教育难以接受,国内的国际教育体系也难以打入。一些国际学校报考人数众多,导致录取率极低,或者只招收外籍和港澳台籍学生。种种问题,让中产家庭把目光投向东南亚的国际学校。
像李莉一样,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置身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逃避国内高考成为一条需要从长计议的道路,从幼儿园或小学阶段就将孩子送出国。
2018 年,李莉的女儿还在深圳一所公立学校上五年级,她感到小升初的压力无处不在。老师的过度紧张,让李莉也神经紧绷。孩子没带书或橡皮,校服领子没翻出来,老师会直接给她发信息,指责她作为家长不够负责。
焦虑总是在无形处蔓延。家长们总能自己摸索出一些规矩,比如,给老师送礼是必须的。" 送了礼心里会踏实些,不是为了买到老师的尊重,而是为了不被苛责对待。" 看到其他家长都送了礼,李莉绷不住,也送了老师一张 800 元的购物卡。
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次,女儿回家跟她聊起:" 数学课上,老师举例说 20 块钱买不到价值 200 的东西 ",一时间,李莉感觉女儿是在暗示自己礼送轻了,甚至开始忧虑女儿未免过早开始通晓人情。
身边家长圈子的 " 鸡娃 " 氛围,更是让李莉仿佛身处无法逃脱的密网。李莉的一位朋友,早早为儿子安排好升学路径,一路读重点公立学校,目标是考进清华大学。为了应对中考,朋友的儿子每天写作业到凌晨 2 点,整个青春期都在一摞摞教材与试卷中度过,最终顺利考入深圳四大名校之一。
有一天,这位朋友突然问她:"付出这么多值得吗?未来三年还要不要这么做?" 这个没头没尾的问题,一直在李莉心里盘旋,现在看来如同一种警醒。
随女儿蹚过一遍国内的教育体系后,李莉不想再让儿子重蹈覆辙。儿子上幼儿园前,李莉将深圳的幼儿园都考察了一遍,最后看上了香港维多利亚幼儿园的深圳分校。虽然提前知晓这家幼儿园不好进,但她没想到,这里设置的关卡会繁复到让人失去耐心。
不仅儿子需要参加入园考试,家长也需要,包括英语水平测试以及教育理念考核等。这意味着,即便儿子考试通过,家长没通过也不行。虽然李莉和儿子最终都通过了考试,但她开始对这种 " 戴着镣铐跳舞的游戏 " 感到厌倦,以至于最后 " 不想玩了。" 拿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后,李莉放弃了入学。
反观泰国的国际学校,表现得甚至有些 " 散漫 "。一些学校整个小学阶段均无任何考试,期末评估也没有具体的分数或排名,老师再三强调不让孩子背诵单词,而是通过持续的阅读去积累词汇。失去量化指标的家长变得越来越 " 淡泊名利 "。
图 | 李莉的儿子小宇在上课
不同模式下的教育氛围,首先在孩子身上显现,在泰国佛系的教育模式下,他们的兴趣显得更加自主。一位泰国陪读家长这样形容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变化:他对科学节目很感兴趣,还会自己查阅外文网站,滔滔不绝地分享免疫系统是怎么回事,而这并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陪读,有得有失
泰国陪读家庭,多维持着同一种模式:妈妈在泰国陪读,爸爸在国内赚钱。这意味着,陪读妈妈们需要承受照顾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刚到清迈时,女儿的英语基础差,李莉每天把她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补习,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两个小时的课程,她和儿子只能在外面等,边等边喂蚊子。
一次,家里两只乌龟生病了,女儿在凌晨两点央求李莉带乌龟去宠物医院,否则就又哭又闹。在清迈昏暗的路灯下开着夜车,李莉感觉又困又累。到了医院,她把钱包递给女儿,对她说:" 你自己去解决吧。" 女儿走后,李莉站在路灯下号啕大哭。
全职陪读生活要求妈妈们要表现得全能,遇到突发状况只能分身,在异国他乡没人能充当自己的帮手。李莉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脏。
跨国陪读的不确定性,随着疫情的到来被加倍放大。2020 年底,泰国疫情严重,学校开启了几个月的网课。这对中国的陪读妈妈们来说,意味着某种损失,既然付出了跨国成本,心理预期也相应提高。一些中国妈妈由于过于焦虑,甚至去学校闹事。
疫情之下,跨国家庭的团聚显得更加艰难。2020 年春节,白静老公从深圳飞来清迈,因为突发疫情无法回国,在清迈滞留了半年,工作也受到影响,最后只能花 16000 元高价买下一张回国机票。
孩子居家上网课,对李莉来说,更难承受的是突然加大的工作量。原本孩子可以在学校吃午饭,现在一日三餐都需要李莉准备,甚至打印学习资料的任务也归她。那段时间李莉变得特别焦躁,甚至会对孩子大发脾气。
疫情给国际学校带来不小的影响,泰国不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一些外籍老师也陆续回家。许多学校为了维系生存,在招生上放低了门槛,甚至下调了学费。陪读家庭也因外部环境经历着不同程度的震荡。
2021 年 4 月,清迈政府开始研究封城措施,李莉害怕孩子感染病毒后自己无力应对,打算回国过渡一段时间。当时李莉老公被调到杭州工作,夫妻俩在杭州找了一所民办国际学校,学费高达 20 万元。相比清迈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无法达到李莉的预期,所谓的国际化也难以接受,因为学校只有两个外籍教师。
由于两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不断变化,李莉的过渡期一延再延,从几个月变成了一年。直到今年 8 月才带孩子重返清迈。断裂一年,再建联系不易,李莉只能和孩子重新适应。
图 | 李莉和孩子们返回到泰国
对陪读妈妈们来说,与老公聚少离多,夫妻感情经历的考验更是难与外人道。李莉身边就有三个陪读妈妈,因为老公在国内出轨,双方只好协议离婚。其中一位来自北京的妈妈,得知老公出轨后,一周内变卖了清迈的所有家当,带着孩子回国,孩子的留学之路也因此中断。
李莉不愿将忧虑前置," 不是说我对他特别信任,既然选择过来陪读,就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白静则更加坦然:" 国际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小孩怎么玩,中国男人普遍缺乏这一点,在深圳的时候,他因为工作忙就不怎么管孩子,来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通常情况下,陪读家庭会将孩子的升学路径规划至高中,一旦选择了国外的教育体系,再回国内的可能性不大。但疫情打断了李莉的规划,眼下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疫情让家庭的相聚时光越来越少,她不得不衡量是否值得。或许未来她会带着孩子回国," 只要孩子把英文学好,就能领跑国内很多孩子。"
随着大量中国人的到来,清迈的生活成本也水涨船高。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中国人在当地就业的机会稀缺,许多家庭陷入只出不进的财务状况。这对普通的中产家庭而言,并非全无顾虑。一些陪读妈妈为了赚零花钱,甚至会做些中餐在陪读群里卖。
据白静观察,自己身边没人在泰国有正式工作," 这边政府的宗旨是,外国人可以来花钱,但挣钱很难。" 想在当地找工作,必须有工作签,创业至少要有一位泰国人做股东,并且泰国人持股至少要占 51% 以上。
有些陪读家庭因此变卖国内的房产,在泰国买公寓投资,但公寓套牢了现金,一家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最后不得不中断留学。
白静有时仍会感受到经济压力。她算过一笔账,一家三口在泰国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年需要 30 几万元,老公是唯一的经济来源。白静的老公目前在国内创业,有时会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困难时期只能靠家中老人接济。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陪读妈妈们并不打算轻易放弃,在异国的困境只能慢慢消化。白静早想开了,"有得必有失,不能什么都要。"
相关阅读
-
06-25
推荐阅读
-
银鹏控股公司:业务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共进步|世
3月2日,银鹏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懿婷带队前往中粮集团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中粮期货公司从业多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更多
2023-03-07 17:52:41
-
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开
山西晚报讯(记者温丽芳通讯员张晓茹)日前,总投资约11亿元的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
建行阳江市分行:践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关注
2月24日,随着客户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并成功放款,标志着阳江市建行“带押过户”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鼓励推广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
焦点简讯:证监会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证监会网站3月6日消息,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来源:中国证更多
2023-03-07 09:57:39
-
美股航空股6日全线走低
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当地时间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波音跌1 49%,美国航空跌1 47%,达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
世界热资讯!晋钢控股集团荣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强
近日,“品牌强国(龙城)论坛”在太原举行,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强”。晋钢控股集团以218 9亿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
手绘报告:2023预期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
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张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缴纳税款和非税收入的完税凭证,标志着惠州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更多
2023-03-06 11:50:50
-
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