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科创债发行1.58万亿元 实现“量质齐升”
9月29日,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度第五期绿色科技创新债券、君信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智善科技创新定向资产支持证券(优先级)相继发行,标志着2025年前三季度科技创新债券(含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和科创票据,以下统称“科创债”)发行圆满落幕。
作为服务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融资载体,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科创债市场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不仅实现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超七成的量级增长,更在主体结构、产品创新、二级市场活力等多维度全面升级,呈现“规模扩容、结构优化、效能提升”的强劲发展态势。
【资料图】
新规落地促发行
从作为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抓手,到肩负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使命,再到朝着更适配科技创新需求的方向迭代,科创债的快速发展始终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创债产品体系和完善科创债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创债发行提出多项重要举措。随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跟进发布细化举措,共同形成支持科创债发行的“组合拳”(以下简称“科创债新政”)。
在此之后,政策红利加速向市场传导,为一级市场注入强劲增长动力。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428只科创债正式发行,发行规模合计达1.58万亿元,发行数量及总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95%和74.94%。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科创债新政出台后,科创债单月发行规模迅速攀升至3513.83亿元,6月份、7月份也都维持在2200亿元至2500亿元的高位区间。截至9月末,新政发布后的科创债发行数量及规模分别占前三季度总量的69.40%和75.13%,充分体现了政策对市场的直接提振作用。
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是科创债市场从“量增”到“质优”的深度蜕变,在主体结构、产品创新等维度呈现出突破性变化。
具体来看,发行主体实现多元拓展。新政首次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及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纳入发行范围,打破了此前以成熟期科技企业为主的格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41家券商参与发行,规模合计达766亿元;共有29家银行参与发行,规模合计达2530亿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新政落地,科创债发行主体进一步扩容。一方面,新增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拓宽了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债券、股权和基金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类型融资的能力;另一方面,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有助于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此外,产品创新愈发适配科技融资特性。在政策引导下,长期限债券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0年期以上品种发行规模占比已达8.34%,有效匹配科技创新长周期资金需求。
交易热度持续攀升
一级市场的扩容与结构优化,直接带动二级市场交易活力攀升。前三季度,投资者对科创债的配置需求持续释放,交易热度保持高位。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场科创债累计成交金额达7925.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53%。其中,新政落地以来,累计成交4655.37亿元,占前三季度总成交额的58.74%。
二级市场活力的攀升离不开市场端工具创新的“破局”与制度端机制优化的“托底”。
一方面,标准化投资工具的推出为各类投资者参与科创债市场打开了便捷通道。今年7月份,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发行,首募规模合计约300亿元。后续规模扩张更为迅猛,截至目前,首批产品总规模已突破1357.71亿元,9只产品跻身“百亿元俱乐部”。而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同样“一日售罄”,合计募资近408亿元,推动全市场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2400亿元。
另一方面,交易机制的优化从制度层面为二级市场“提质增效”。例如,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同步将首批科创债ETF纳入质押式协议回购标的,且上浮质押折扣系数5个至10个百分点,显著提升债券流动性溢价。
不难看出,从一级市场的供给扩容到二级市场的效率提升,科创债市场正形成“发行—交易—再融资”的闭环生态。一方面,一级市场通过主体多元、产品创新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二级市场借助工具革新、机制优化进一步激活交易活力,两者相互赋能、双向联动,既让融资端企业获得稳定资金支持,也让投资端机构找到风险适配、收益可观的配置标的。
展望未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市场生态不断完善,未来科创债市场将在三方面实现更深层次突破:主体覆盖上,除金融机构、成熟期科技企业外,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初创期硬科技企业或借增信工具创新纳入发行阵营,推动资金精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产品创新上,将向细分领域延伸,除现有“科创+”模式外,针对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赛道的定制化产品或加速涌现,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一二级市场联动上,伴随科创债ETF规模扩容、做市商机制完善及长期资金入场,二级市场流动性有望量级提升,反哺一级市场发行效率,形成“融资便利化—投资多元化—市场规模化”的良性循环。
相关阅读
-
09-29
-
09-29
-
09-29
推荐阅读
-
-
银鹏控股公司:业务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共进步|世
3月2日,银鹏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懿婷带队前往中粮集团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中粮期货公司从业多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更多
2023-03-07 17:52:41
-
-
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开
山西晚报讯(记者温丽芳通讯员张晓茹)日前,总投资约11亿元的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
-
建行阳江市分行:践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关注
2月24日,随着客户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并成功放款,标志着阳江市建行 "带押过户 "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鼓励推广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
-
焦点简讯:证监会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证监会网站3月6日消息,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来源:中国证更多
2023-03-07 09:57:39
-
-
美股航空股6日全线走低
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当地时间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波音跌1 49%,美国航空跌1 47%,达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
-
世界热资讯!晋钢控股集团荣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强
近日,“品牌强国(龙城)论坛”在太原举行,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强”。晋钢控股集团以218 9亿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
-
手绘报告:2023预期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
-
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张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缴纳税款和非税收入的完税凭证,标志着惠州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更多
2023-03-06 11:50:50
-
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