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焦点:不停纠正孩子,正在一点点把孩子变笨

来源:美国式家庭教育时间:2025-11-07 11:10:19

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是一身毛病,他们会撒泼哭闹、会惹是生非、会胡搅蛮缠,拒不配合......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孩子才需要成长。


(资料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叫做过度纠正。

生活中,许多家长认为,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指出孩子的错误,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小毛病也会斤斤计较、过于挑剔,对孩子稍有不满就唠叨不停。

我们似乎有点操之过急,就好像我们不开口,孩子就永远不会做得更好。

事实上,当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上时,这些缺点反而会被强化。

不停地纠正孩子,是孩子成长之路的魔音。

01

过度纠错,正在固化孩子的思维模式

我们都有过陪孩子练字的经历,当孩子字写得不好看时,有的父母忍不住地纠错:

“这一横歪了,那一撇太斜了。”

不断纠正字迹工整度,孩子可能从此丧失了练字的自信和热情——既然练字总是会收到批评,拒绝练习反而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旁边有人指指点点,你也会畏手畏脚,想要停下眼前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有的父母在纠错的时候,还会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如“笨手笨脚”“粗心大意”“不用心”……

不知不觉,原本一个小问题,就真的变成了“大问题”了。

这就是过度纠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 依赖外部反馈:孩子会在行动前先看父母脸色

  • 削弱试错勇气:孩子自主尝试意愿下降

  • 形成固化错误认知:我就是这般粗心,做错也很正常

事实上,孩子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练习。低年级的孩子,因为本身感统不协调、认知水平等因素,很难避免一些低级的问题出现。

过度纠错是一种负面关注,是一种“缺陷视角”,将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不足上,就像用红笔在纸上圈出每一个错误,最终在孩子心里刻下"我写不好"的自我认知。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自我纠正的能力。

有的事情孩子一开始确实做错了、做不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以改正自己的问题。

一个2岁的孩子看到小狗,会说:“是汪汪!”,随着认知发展,到了3岁时,他们很自然地自动修正为:“是小狗”。

孩子成长中的大部分小问题都可以通过孩子的自我纠正来改变。

如果大人总是介入孩子自我纠正的过程,孩子反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因为他们一直在接受现成答案和指导。

总是在小事上纠正孩子,反而可能让缺点固化为难以改变的模式。

同理,当我们持续关注优点时,优点也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

还是拿练字来说,如果你说:“这一竖写得真直,这个捺笔很有力度”,通过捕捉并强化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就会指引孩子朝着"我可以写得更好"的方向前进。

这是一种积极的、正面关注,大脑会对被关注的部分产生强化反应,通过这样持续地发现和强化优点,孩子会逐渐把每个笔画都写好。

02

过度纠错,会引发孩子焦虑和痛苦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作者将那些习惯性指责、易怒且严厉的家长归类为“挑剔型父母状态”。

这类父母往往不会抑郁和痛苦,但他们的孩子就不一定了。

网上曾经有篇热门帖子,一位博主在麦当劳吃饭,刚好看到旁边有位妈妈不停唠叨年轻的女儿:

“你口红颜色太深了!你这样打扮好看吗?”

“你口红不好看,耳环太大了!”

“你口红太深了!你问问大家这样穿好看吗?”

“你口红能擦掉吗?你这种打扮好像变态,心理有问题一样!”

面对母亲无休止的挑剔,女孩终于崩溃,突然从包里掏出化妆品,发疯似地往脸上涂抹。

目睹女儿疯狂举动,妈妈的反应却是:“你真的是疯了,我就说你精神不正常……”

被父母无休止地纠错、挑剔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往往积压着无法言说的绝望。

这种绝望不会消失,只会在某个临界点爆发,就像这个突然在脸上涂抹口红的女孩一样,她试图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反抗。

遗憾的是,父母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反抗最终换来了“有病”、“疯了”的标签。

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最初往往来源于父母的反馈。

如果家长经常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批评、否定孩子,就是在不断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不行,你不好。”

孩子也开始相信:

“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别人都比我强。”

“我不值得被喜欢。”

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孩子,很容易发展成低自尊人格——他们习惯自我否定,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心态会让他们陷入持续的焦虑和痛苦。

03

过度纠错,养出一个越来越沉默的孩子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一段天真烂漫的时光——他们像小尾巴一样黏着父母,眼睛里闪着崇拜的光,小嘴里总有说不完的童言童语。

那时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可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开始变得沉默,不再叽叽喳喳地分享心事。

这种沉默,看似是成长的必然,实则是无数次失望累积的结果。

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往往会站在一种绝对正确的立场,不断地提醒孩子的问题和毛病,费尽唇舌就为了说服孩子要听话、要好好学习。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在交流中总是被对方不断纠正、指责,那么倾诉的欲望就会逐渐消失,长此以往,亲子关系的和谐就被耗尽了。

正如有人说:“亲子沟通,你有多对,就有多错。”

因为亲子之间的沟通从来不是一场辩论赛,不需要决出胜负。

当孩子鼓起勇气开口时,他们期待的从来不是评判和说教,而是被理解、被接纳的温暖。

04

孩子的成长,需要容错空间

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孩子都需要关注。

这种关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不同的生命状态——

当镜中反射的是挑剔与指责,孩子就会蜷缩成怯懦的影子;

当镜中充满欣赏与鼓励,孩子就能舒展成自信的模样。

那些终日被负面评价包围的孩子:

“我怎么这么笨”

“我总是搞砸事情”

“我不值得被爱”

而沐浴在积极关注中的孩子:

“我可以试试”

“犯错也没关系”

“我做得不好,但不影响我值得被爱”

养育的真谛,在于用包容的目光注视那个不完美的生命,他们会任性哭闹、会闯祸捣蛋、会固执己见。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孩子才需要成长。

而那些成长路上的小错误,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可爱尝试。

允许犯错,孩子才能学会担当;给予宽容,孩子才会懂得自爱。

这世上从没有完美的孩子,但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地爱着。

关键词: 缺点 认知 沉默 成长 口红 纠错 问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银鹏控股公司:业务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共进步|世

3月2日,银鹏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懿婷带队前往中粮集团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中粮期货公司从业多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更多

2023-03-07 17:52:41

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开

山西晚报讯(记者温丽芳通讯员张晓茹)日前,总投资约11亿元的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建行阳江市分行:践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关注

2月24日,随着客户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并成功放款,标志着阳江市建行 "带押过户 "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鼓励推广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焦点简讯:证监会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证监会网站3月6日消息,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来源:中国证更多

2023-03-07 09:57:39

美股航空股6日全线走低

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当地时间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波音跌1 49%,美国航空跌1 47%,达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世界热资讯!晋钢控股集团荣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强

近日,“品牌强国(龙城)论坛”在太原举行,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强”。晋钢控股集团以218 9亿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手绘报告:2023预期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张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缴纳税款和非税收入的完税凭证,标志着惠州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更多

2023-03-06 11:50:50
    首套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原来贷款也下调吗首套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原来...
    政府回购商品房意味着什么政府收购商品房的首要目的是稳定市场。...
    把自己房子卖了再买算首套房吗买过一套房卖了再买算首套房。简单...
    买房交首付注意事项有哪些1、核实开发商五证。在交首付时,需要先...
    房屋契税征收比例契税税率的缴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面积小...
    房山区住建委近日发布《房山区2022年第二批毕业大学生对接保障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5-2022 当代财经网  www.ddcjw.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19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