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上门做饭”走红,95 后兼职两月建团队!
" 如果你没有时间做饭,我帮你做,四菜一汤 60 元,六菜一汤 80 元,洗碗加 10 元。" 最近,国内类似的上门做饭、私厨到家等服务突然火爆起来。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菜品数量的不同,上门做饭服务中,每餐会收取几十到几百不等的人工费。有受访者表示,人均一天就能接一两单。时间自由,做饭就能挣钱,这一 " 新职业 " 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其中。
(资料图)
在成都,"95 后 " 姑娘张要红就是其中一员。两个月前,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兼职 " 上门做饭 ",如今已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团队。在她看来,这一行业还有很大潜在市场,当下的 " 火 " 是必然的。
事实上,这种看似的 " 新职业 " 并不新颖。早在几年前,国内多个城市就已开始出现 " 厨师上门 "、" 钟点阿姨上门做饭 " 等服务。当下,亦有多个生活服务类平台提供类似服务。
专家表示,受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影响," 上门做饭 " 的出现有着一定市场空间,也反映出社会对于灵活就业的认可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相关服务安全和法律关系也不容忽视。政府部门以及服务提供商都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
日前,湖南女子上门为年轻人代厨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上门做饭 "、" 私家厨师 " 等话题引发关注。
26 岁的张要红也是一名上门做饭服务的提供者。她是一名上班族,两个月前,她无意中翻到了一个写着 " 上门做饭 " 的帖子。看着帖子中的菜品,她心想:自己也可以做。
随后,她翻出了一些之前的美食照片,跟着发出了自己的帖子:成都上门做饭,66 元四个菜。没多久,就有顾客联系到了她。那天是 8 月 17 日,收到客户信息后,她立马就答应了下来。这也是她的第一单。
让张要红想不到的是,随着帖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询价下单的客户也都多了起来。她介绍,因为自己是兼职,只有下班后来处理订单业务,所有事务也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有一段时间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
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组建团队。很快便注册了营业执照。目前,包含兼职人员,团队已经有几十名成员。
10 月 23 日,张要红调整了收费标准,四个菜 88 元工人费,六个菜 128 元,10 个菜 208 元等,再根据具体情况收取买菜跑腿费、清洁费等,此外,还推出了多类套餐及包月服务。
张要红说,以现在的服务价格,平均做一单能挣一百元左右,算上交通、买菜、做饭的时间,一个人一天可以接一到两单,若做兼职,每月有 2000 元左右收入,全职的话可以到 4000 多元。
张要红的上门做饭服务也引起了一些短视频博主的关注,并下单体验,这也为她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关注。现在,团队平均每天能接到 10 单业务。
对于当前上门做饭服务的走红。张要红表示,当下一些年轻人不会或不想做饭;一些青年夫妇平常的工作和家庭压力也较大,下班后不想再下厨;加上一些宴请聚会可能人员较多,自己做饭相对麻烦,而 " 上门做饭 " 服务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市场有需要,加上灵活的运营模式,火是必然的。"
记者查询到,除了部分 " 散户 " 外,一些面向全国经营的家政平台也推出了类似的上门做饭服务,但在名称、运营模式、服务内容上略有差异。
其中,在 " 天鹅到家 " 家政平台。" 做饭钟点工 " 以单次 3 小时 /4 小时为一个服务单位,服务内容以做饭为主。其中,3 小时服务包含 2-3 个菜,餐厅厨房清洁;4 小时服务可烹制 3-5 个荤素搭配的菜品,做饭之余还提供厨房、餐厅和其他指定区域的保洁服务。购买形式为套餐服务,有 3 次、10 次、30 次等,价格 360 元起,平均一次一百多,按次付费,随时预约。
据该平台客服人员介绍," 做饭钟点工 " 是平台在去年推出的新服务,目前以次数套餐形式销售,暂时没有单次服务,不过客户在购买套餐后若在使用期限截止前次数未使用完成,可申请退款。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随时预约,订单匹配成功后即可按照预约时间享受上门服务。
在 " 好慷在家 " 家政平台,也推出了类似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做饭和保洁,每次 4 小时,以套餐模式销售,有 1 次、3 次、25 次等多种套餐可选择,多次套餐还分为周末用、隔天用、天天用等选项,比较灵活。
记者注意到,该平台单次套餐价格为 259 元一次,在购买时会提示需提前选择服务时间和日期,再支付订单。10 月 29 日,记者尝试在早上和中午预定当天晚餐,显示已约满,仅能预约第二天。同样,在当天预约午餐也显示约满。
此外,在自如家服也有半天保姆服务,服务内容为 3-4 小时做饭和区域保洁,也有以套餐形式进行销售。
在高关注度下,对 " 上门做饭 " 的质疑声也随之出现。" 这样的团队有健康证吗?"" 这不就是钟点工吗?"" 安全问题怎么办?" ……
" 与传统家政服务内容差不多,区别主要在运营模式上,相对比较灵活。" 张要红直言,传统家政的钟点工、煮饭阿姨一般是包月包年长期服务,而 " 上门做饭 " 就相对灵活,顾客有需求可以随时直接联系。" 另外是服务品质,菜品美味美观,若是家庭宴请餐,以酒店水准来做。"
由于目前上门服务人员以兼职为主,如何确保顾客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呢?
" 如果你觉得自己会做饭就要来做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张要红说,他们的考核主要分为线上资料审核和线下厨艺考核,线上需提交健康证、菜品图等基础资料审核,然后现场面试进行厨艺操作,试吃评分。
张要红说,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现在主要招聘有一定厨艺专业基础的或有餐饮相关经历可以达到 " 厨师 " 水平的人员。在食品方面,因不提供任何食材和调料,需要客人自备或者委托代买,而代买也是去正规市场、商超,会有小票对应,能够尽可能保证安全。另外,做菜的全过程,顾客也都可以在现场 " 监督 "。
在人员的培训和劳动关系方面,张要红坦言目前是初创阶段,更多是口头协议,但目前团队已经开始向中介平台方向发展,主要提供资源渠道,下一步将走向更加规范化、流程化、合法化的运营。
在 " 天鹅到家 " 平台,对于安全规范问题,平台方称对每一位上门服务的做饭阿姨都进行多重筛选,劳动者需通过专业的餐饮技能和保洁技能考核之后才可进行上门服务,还与提供 " 做饭钟点工 " 服务的劳动者签订合作协议,由平台统一进行派单安排,并为用户和劳动者双方提供上下户实时投保的保险保障,以此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服务品质。
记者注意到,事实上," 上门做饭 " 其实并不新鲜。多年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很多城市就已经出现了厨师上门服务、煮饭阿姨上门做饭等服务。
在成都,2016 年底,一个提供上门厨师服务的 O2O 网约厨师平台就曾上线,用户只需通过手机下单,选择自己想要的菜品,就有厨师上门服务。套餐价格根据用餐人数,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该平台负责人称,运营之初,即有数十名专职厨师,其中有一半是从酒店挖过来的,每天大约有 40 多单。
六年过去,平台运营怎么样?10 月 30 日,记者联系上了该平台负责人吴先生,他介绍,厨师上门服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服务,当时做项目的初衷是做平价,把客单量跑起来,以共享经济的模式来招募厨师,厨师利用自己空余时间来入驻平台。不过," 只坚持了一年半 "。
就其原因,吴先生介绍,为了保证厨师的质量,当时平台发展了自有厨师团队、车队、中央厨房等配置,但这也让运营成本变得极高,各项支出与前端的 " 跑单量 " 出现了较大差距。" 员工收入很丰厚,客户也很满意,就是老板遭不住。"
吴先生介绍,当时也曾试图调整方向,考虑高端市场,但由于销售问题,没有找到好的渠道。在自投资金难以支撑,风投资金也不足以继续运营的情况下,最终只得放弃。
在吴先生看来,上门做饭服务的市场一直都有,也很有前景,当时订单量也很不错,只是运营模式的问题导致平台无法继续经营。而最近出现的一些上门做饭服务,其实是家政服务中的一个细分,他们的切入点、时机以及运营模式都比较好。
" 做中介平台的话抗风险能力强一些,可复制,可以做得更大,并且现在人们就业理念、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疫情后,市场中有很多好资源可以挖掘,提供更好的服务品质。" 吴先生说。
中国数实融合 50 人论坛智库专家、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受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影响," 上门做饭 " 的出现有着一定市场空间,这也反映出社会对于灵活就业的认可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洪勇表示,随着资本的关注和消费者习惯的培养,上门做饭有着很好的前景。但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对从业人员信用体系的建设。
西华大学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代松教授认为,上门做饭服务不完全是懒人经济,而是都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种新的消费形态的演变,也是共享经济的衍生模式。
代松介绍,最近兴起的上门做饭服务具有交流感强、服务形式灵活等特征,吃什么菜、什么时间吃,都可以根据需求来定,产品形式随意,时间随意,还具有人际交流的附加值。
代松同时提到,随着服务和行业的发展,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衍生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可以走在前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政策引领和前瞻性的引导,市民之间也需要提高彼此的文明水平,整体规则和契约意识。
北京盈科 ( 合肥 ) 律师事务所施鑫律师从法律角度表达了自己看法。施鑫认为,上门做饭频上热搜,其与滴滴打车业务有诸多相似之处,过去劳动者和公司之间大多是雇佣关系,但在 O2O 时代,平台和服务人员将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劳务合同的分成关系。O2O 时代的上门经济与本地生活结合后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安全性问题需要特别重视。由于上门服务涉及到隐私、人身等诸多安全性问题,建议平台设置预先审核制度。例如事先审查 " 上门厨师 " 的工作年限、工作记录、健康证明、是否有行政刑事处罚记录等,另外消费者在提供服务时也有好坏评价、安全警告等消费体验权利,对服务人员的服务信用有所影响。
二是合同内容需要进一步明确,合同的履行也需进一步保障。下单即是签订合同的过程,下单前双方对各事项要达成充分共识,才会避免消费时发生纠纷。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今日快讯:机构:2022年中国商旅管理市场规模预计
北京商报讯(记者吴其芸)10月28日,同程商旅联合比达咨询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商旅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更多
2022-10-28 15:42:24
-
-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2.6%经济学家普遍预期悲观
当地时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 6%,高于市场预期的2 4%,较上季度负增更多
2022-10-28 16:00:52
-
-
义乌综保区封关一周年实现进口额150亿元
据义乌综保区消息,自2021年10月22日正式封关运行以来,经过一年的发展,义乌综保区已招引入驻企业主体46家,保税仓储面积超21万方,累计实现更多
2022-10-28 15:50:32
-
-
(财经·动态)前三季度我国黄金产量同比增长14.04%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刘羽佳、王希)中国黄金协会2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269 987吨,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产33 23更多
2022-10-28 15:38:26
-
-
【环球速看料】中国基金业协会:截至去年末私募基
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2021年私募基金统计分析简报。报告显示,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末,私募基金累计投资更多
2022-10-28 15:48:03
-
-
世界速看:(经济)国际能源署:能源危机或将加速
新华社巴黎10月27日电(记者刘芳)国际能源署27日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能源危机令全球能源系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凸显,或更多
2022-10-28 09:39:43
-
-
【环球时快讯】生态环境部: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更多
2022-10-28 08:36:18
-
-
1至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6%
10月27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37 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 6%(下同)。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更多
2022-10-28 08:57:52
-
理财